共沸精馏,又称恒沸精馏,是利用混合物中的组分能形成共沸物的性质实现分离的精馏过程。通常在待分离的溶液中加入共沸剂(或称夹带剂),使其与溶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共沸物,以增大待分离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使分离易于进行。
如果形成的共沸物是易挥发的塔顶产品,则塔底理论上得纯组分,这种体系称为具有最低共沸物得体系。若共沸物是难挥发的塔底产品,则塔顶理论上可得纯组分,这种体系称为具有最高共沸物的体系。
当两种性质接近的液体混合时,所形成得溶液近似于理想体系,它们在一个很宽得温度范围内相互溶解,蒸汽压符合拉乌尔定律。共沸现象是由于组成溶液的各组分的分子结构不相似,在混合时引起与理想溶液发生偏差所致。若溶液的蒸汽压对理想溶液发生负偏差,即活度系数小于 1 时,则形成最高共沸物;若溶液得蒸汽压对理想溶液发生正偏差,即活度系数大于 1 ,则形成最低共沸物。
共沸精馏分离原理:与萃取精馏基本相同,不同之处是共沸剂(夹带剂,携带剂)在影响原溶液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同时,还要与原溶液中一个或多个组分形成共沸物。
一、 二元非均相共沸精馏
二、 二元均相共沸物的变压精馏
系统
压力范围 ,kPa
组成范围
温度范围,℃
(均相二元最低共沸物)
乙腈-水
20 - 101.3
72.5 - 84.5 mol%
34 - 77
乙醇-水
13.3 - 193.3
89.0 - 99.6 mol%
34.2 - 95.3
甲醇-苯
26.7 - 1466.3
33.1 - 63.0 wt%
26 - 149
甲醇-甲乙酮
13.3 - 271.9
52 - 85 wt%
18.4 - 92.3
丙酮-水
342.6 - 1375.6
78.0 - 96.5 mol%
95.8 - 155.8
乙酸乙酯-乙醇
3.3 - 196.7
61.13 - 87.15 wt%
- 1.4 - 91.4
( 均相二元最高共沸物 )
盐酸-水
6.7 - 161.3
19.3 - 23.5 wt%
48.7 - 123
HBr -水
13.3 - 160
47.03 - 49.8 mol%
74.12 - 137.34
三、 加入共沸剂的共沸精馏
共沸剂的选择
在共沸精馏中,共沸剂与系统中某些组分形成共沸物,使汽液平衡向有利于原组分分离的方向转变。 加入 共沸剂的目的或是分离沸点相近的组分,或是从共沸物中分离出一个组分。
基本要求:
① a、b形成最低共沸物的情况
选择比原共沸温度更低的低沸点物质为共沸剂(图 3-31 )。
选择中间沸点的物质为共沸剂,它与低沸点组分生成最低共沸物(图3-32)。
选择高沸点物质为共沸剂,它与原两组分均生成最低共沸物(图 3-33)。